“由華菱線纜制造的一條神舟飛船航天員出艙纜,又稱臍帶電纜,曾因技術原因一度被國外技術‘卡住’脖子,如今這款電纜完全實現了國產技術自主。”12月初,華菱線纜相關技術負責人告訴記者。
為了再次點燃“太空夢”,助力世界一流專精特新企業建設,近日,華菱線纜拋出12.15億元再融資項目擴充產能,瞄準新能源領域以及特種電纜等市場機會。
“華菱線纜推出這次融資,主要是基于國家航空航天、融合裝備等領域特種線纜的需求補齊產業短板,為部分特種電纜的技術自主可控打頭陣。”12月13日,一位長期跟蹤線纜行業的券商分析師張菲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
華菱線纜所處的電線電纜行業,市場企業眾多,且以中小型企業為主,行業集中度較低,產品同質化嚴重,做大做強電線電纜產業已成為行業共識。
華菱線纜副總經理、財務總監兼董事會秘書李牡丹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此輪公司再融資旨在做大做強公司主業,背后有三層考慮,從服務國家戰略看,落實國務院國資委“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的要求,補齊產業短板;從行業結構看,加速推進線纜技術自主可控,保證供應鏈、產業鏈安全、穩定;從核心競爭力看,推進公司產品結構升級,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公司盈利能力。
服務國家戰略,
打造世界一流專精特新企業
近年來,國家對專精特新企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陸續出臺相關文件專項助力專精特新企業發展。
2023年2月,華菱線纜等企業入選的國務院國資委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名單公布,此舉旨在落實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決策部署,打造一批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和專業突出、創新驅動、管理精益、特色明顯的世界一流專精特新企業。
作為中國領先的特種專用電纜生產企業之一,華菱線纜的產品不僅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還應用于融合裝備、軌道交通及高速機車、礦山、新能源、工程裝備等多個領域。
電線電纜行業是國民經濟建設中必須的配套發展產業。華菱線纜這類企業補齊產業短板,對航空航天、深海事業發展具有戰略意義。服務國家戰略,打造世界一流專精特新企業,是華菱線纜本次融資的宏觀政策背景。
“根據國資委的戰略部署,作為國企必須提前布局發展,切實履行國企責任擔當和使命任務。”李牡丹坦言,對標打造世界一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要求,就是要在一些細分領域提升企業競爭力躋身國際一流之列。
據了解,為切實推進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國資委相關部門會定期組織召開調度會,指導進入示范名單的企業確定發展路徑和行動方案。“這為公司發展指明了未來方向,明確了目標,當然通過資本市場融資是做強主業的題中之義。”李牡丹表示。
根據華菱線纜制定的“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三年行動方案”,具體來看,上述行動方案有4個著力點:一是在行業競爭的排名中,要處于一流水平;二是在部分專業細分市場具有技術創新與產業引領能力;三是具有一流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和充滿活力的發展模式;四是具有良好的成長性和盈利能力。
此外,除了國資委從大方向提供方向引領外,華菱線纜控股股東也堅定看好企業發展。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梳理發現,華菱線纜本次再融資發行對象包括公司控股股東湘鋼集團、公司最終控股股東湖南鋼鐵集團,且控股股東不參與發行定價的競價過程,這也意味著控股股東按照市場競價方式與引入的投資者一同認購股份,共同看好公司未來發展。
高端電纜進口量大,
如何搶占國產替代風口?
目前,我國是世界第一大電纜進口國,尤其部分高端電纜或特種電纜仍需要進口。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中國電線電纜進口金額2022年為54.23億美元。
“目前,國產替代是電線電纜行業一個風口,搶抓市場機遇也是我們企業當下必須重點布局的一件事。”李牡丹預測,未來幾年,我國電力、鐵路、軌道交通、通信、建筑、新能源等產業將依然保持較大的投資規模,這些都將給電線電纜行業提供難得的機遇和良好的市場環境。
同花順金融研究院研報認為,近年來,從我國電線電纜進出口均價看,我國的電線電纜產品需求進一步向高端化轉變。
如何提升高端電纜的技術自主可控程度也是國內電線電纜企業高質量發展考慮的一個方面。
普華有策咨詢研報認為,目前,國內線纜行業的年總產值已超萬億元,但現階段普通低端電線電纜競爭激烈,高端產品的關鍵材料、核心技術及設備仍存在供應斷鏈和進口依賴的問題。
目前,我國海域鉆探和采油的大型平臺以國外進口電纜為主,因此開展海洋工程用臍帶纜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生產十分必要。
華菱線纜從事電線電纜行業數十年,具有人才、研發和管理優勢,此次融資用于重點升級的高端裝備用高柔性特種電纜項目,該系列產品主要應用于風力發電、智慧礦山、海洋工程等領域,這對于推進海洋工程領域的關鍵設備國產化、降低生產開發成本具有戰略意義。
張菲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目前我國在電線電纜部分領域關鍵技術和產品對進口的依賴程度仍然非常高,國內對細分領域的特種專用電纜需求逐漸加大。華菱線纜定增項目落地后,可以利用資金優勢和品牌優勢深耕特種電纜這個細分市場,加快國產技術自主可控的進程。”
調整產品結構,
躋身國際國內一流水平
“我們的產品結構必須進一步升級,以提升我們在行業的競爭能力,尤其在一些電纜細分領域競爭力要達到國際國內一流水平。”李牡丹如是說。
當前我國電線電纜行業產品結構較為突出的問題是普通線纜產品供應有余,高端產品供應不足,產品結構性矛盾突出,帶來的問題是導致市場已進入紅海期,利潤空間愈發縮小。
多位電線電纜行業人士透露,未來我國電線電纜行業市場份額將逐步向具有品牌、質量、技術優勢的規模化生產企業傾斜,質量低劣、不具有規模效應以及抗風險能力較弱的小企業將逐步從市場中出清,產業集中度將逐漸提高。
李牡丹分析稱:“國內中低端電線電纜產能過剩,產品嚴重同質化,市場競爭激烈。若不能隨著市場需求及時優化產品結構、實現原有產品的改造升級,該類企業可能會面臨較大的市場競爭風險。”
華菱線纜再融資方案顯示,公司此輪融資將用于新能源及電力用電纜生產建設項目、高端裝備用高柔性特種電纜生產建設項目和高端裝備器件用綜合線束及組件生產建設項目,這些項目旨在通過產品技術升級,擴大生產規模,提升盈利水平。
李牡丹談及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增長點時透露:“在產品規劃方面,公司圍繞特、專、普三纜分類進行營銷策略和細分市場資源調度,重點提升航空航天及融合裝備產品、特種橡套電纜產品以及特種控制電纜產品的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特種電纜的發展是電線電纜行業產品結構優化調整的重要著力點。
華菱線纜一位技術人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從電線電纜產品構成來看,細分領域的特種專用電纜產品定制化需求豐富,生產技術要求較高,利潤空間較大,屬于線纜行業的“藍海市場”。
相較于常規線纜,特種電纜因需要滿足特殊的使用環境、敷設方式、運行條件及專項功能等要求,導致其技術含量要求較高,各領域均存在較高的準入資質要求。
目前,華菱線纜通過重點發展風機電纜、光電復合電纜、海洋臍帶纜等毛利率相對較高的特種電纜,推進產品結構調整,形成中高端產品矩陣,與眾多行業競爭者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鞏固自身市場地位。
普華有策研報認為,未來,隨著我國電線電纜行業的調整進入深化發展期,市場上的生產企業逐漸由低端無序競爭向高端產品領域合理有序發展,預計未來市場上產品結構將進一步優化,生產資質齊全、實力雄厚的行業領先企業可憑借著技術、品牌與資金優勢搶獲先機。
李牡丹表示:“公司對現有生產技術進行升級并在特定細分領域進行產業鏈適當延伸,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和核心競爭能力,以滿足不同客戶的產品需求,提升市場占有率,保障公司的高質量發展。同時,持續推進公司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建成行業智能化標桿企業,鞏固強化公司特種電纜細分行業中的領軍地位。”
——信息來自:中國經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