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智享新動力 ID:gh_df0915a50a3a」

薦:GSAuto聯盟|三電技術專家委員會,初期僅對主機廠、Tirl1等公司新能源汽車三電研發管理制造方面人員、大學及科研機構等新能源汽車三電研究人員,現已招募490+人,主要分布在50+主機廠、50+Tire1、大學、科研機構等三電研發管理崗位人員。有意愿分享的個人或者企業請聯系小編微信(GSAuto0001)或者郵箱(gearshare@163.com)。
今日推薦
↓↓↓


本書是一本實用性非常強的電子元器件和實用電子電路的參考工具書。它是在第3版的基礎上根據電子技術,特別是數字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而增加了相關的內容,并對原有的內容做了修改和調整,使得本書的內容更切合和貼近原書的實用特性。本書從電路基本原理的介紹開始,對各種類型的電子元器件進行了詳細具體的分類介紹。介紹了各種電路的設計及實用電路;在數字電路中,介紹了寄存器、計數器等各種中規模集成數字器件,以及存儲器、可編程邏輯器件等大規模集成電路,詳細介紹了微控制器及模塊化電子設備,并給出了相應的實際應用程序實例;介紹了各種電機及控制電路;同時,還結合圖解的方法,介紹了制作實用電子電路的過程、方法、調試步驟、安全組裝和注意事項等。

全球汽車的“芯片慌”導致眾多的汽車廠商產能受嚴重的影響,目前一致的看法是,芯片的影響至少要到2022年下半年才能有所緩解,但是從7月份的中國汽車銷售數據來看,電動汽車的增量速度幾乎是去年同期的一倍,當然去年也是受疫情嚴重的影響,即使如此,還是讓人看見了電動汽車迅猛的發展速度,2021年全年的電動汽車銷售數量有望接近240萬量,這個增速還是很猛的;

作為電動汽車重要的子零件,高壓連接器的市場還是被很多人看好的,近期也和很多投資的朋友聊過類似的話題,目前這個市場還是由一些國際品牌占據,但是這個產品它不像芯片,有絕對壟斷 短期無法打破一說,所以想象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當然本文不準備探討市場情況。
我們還是聊聊高壓連接器的未來有可能會發展成什么樣;
大眾在MEB平臺推出之前,高爾夫賣的最好了,從高爾夫到ID.3 ID4.大眾基本上利用自身的優勢,完全推倒重新構建了EV平臺,新平臺下的整車是該整合的整合,大眾的模塊整合方式也是目前的兩個主要方式,車上的往電機電控整,底盤配電的往電池整,這也是多半受特斯拉的影響,對于高壓總成,未來估計也只有電池儲能單元、充配電單元、空調系統、多合一的電控系統 四個較大的系統了;對于高壓連接器而言,從原來肩負連接眾多分散的高壓單元,也會逐步逐步往 電池DC/DC 和對合一電控聚焦,數量下降是一定的;大眾在高爾夫上還用了很多的AK界面的connector,到了MEB新平臺,大眾高舉高打,全部重新布局,連接器更多的是往整車模塊布置合理需要走,電池的端口定制化的一體式的連接器就是個例子,對于大平臺來說,那點定制開發費根本不是問題,而且能全部由自己來掌控;所以說,對于那些財大氣粗,又想大刀破斧的重新搞的,按照自己的要求全新結合自己的布置需要定制化連接器 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對于電池內部的高壓單元的連接,采用了帶touch-poof的塑膠頭螺栓實現絕緣安全的同時兼顧標準化的作業需要,這個地方的連接更多的呈現的是在不增加尺寸的同時,利用有限空間增加接觸面提高載流能力同時采用螺栓的緊固連接兼顧穩定的連接。重要的是也能批量化作業,還能控制成本。

特斯拉從Model S到 Model Y ,前前后后推出了很多的車型,某種程度來說,特斯拉目前依然是全球最好的電動汽車廠商,沒有之一,它的出現也加速了汽車電氣化的革命,特斯拉誕生之初,其很多設計就是顛覆了很多傳統的認知方式,其實不能說它有絕對的創新,但是其大膽的把很多原來不敢想或者不現實的東西拿到了車上;對于高壓連接器而言,我一直認為早期的特斯拉的車型連接器的選用設計思路還是受到了很多日系的影響,大膽的猜測這也有可能和早期硅谷很多汽車工程師有日系車廠的經驗有關,特斯拉的車上高壓連接器其實很少,去除那些由非常成熟的Tier1供應商帶入的連接器,只要是特斯拉自己開發或者選型的連接器,其思路更多的還是以自身需要為主,連接方式并不局限于市場上連接器廠家的標準產品,類似這種片式busbar的連接形式還是蠻多的,包括T廠家為其定制的片式連接,也考慮了鋁線的應用;特斯拉有一點比較有意思,傳統來說,汽車中期改款或者迭代車型往往會沿用前面的一些方案,或者對前面方案不足地方進行優化,特斯拉完全不是這樣,很多地方都會重新定義設計; 比如到了ModelY上,特斯拉快充的連接器采用了定制的金屬端面接觸的連接器,它既保留了早期的類似產品的一些優點,比如鋁管定位、非屏蔽導線、金屬材質保證結構強度、特制的螺栓等,同時又摒棄了原來片式的接觸較差的穩定性,采用了螺栓加端面緊固和導通的方式,同時插頭還預留了非常方便彈性作業和維修檢查蓋,所以這就讓其實用性和可靠性非常強;有強大的銷售做支撐,前面的開發費用根本不值一提;


馬斯克在采訪中提到他的第一性原理,這種顛覆式的創新思維讓特斯拉很多的設計點實用性很強,而不是跟隨同行或者傳統的做法,更多的都是從其自身的本質需求出發,比如 自己開發或者定義選擇的連接器,是否會依據行業的標準認知來選擇,還是完全基于自己的本質需求呢?也許實際工作環境中,我們無法非黑即白做事,但是這種思維還是值得學習和思考的
文章來源:酷扯兒